定义和适用场景
高密度或耐磨水泥基材料,以钢砂/铁钢砂为细骨料(可部分或全部替代天然砂),与水泥、粗骨料、水和添加剂混合;在工程中,经常与铁矿砂/铁矿砂混合,以提高密度和附着力。
典型应用:
桥梁钢箱梁承重,建筑抗浮承重,重型设备基础,港口/停车场耐磨面层,水工抗冲磨层等。
作为高密度承重,一般企业重约48–55 kN/m³(≈4800–5500 kg/m³);按级配和材料调节,密度可达2500左右–6000 kg/m³覆盖面积。
关键技术指标和材料类型
新拌和机械操作(根据用途和设计选择值)
高强度常配C30–C80;目标密度是承重用途的主要控制,强度等级根据结构计算确定。
高强(≥C50)水胶比宜0.28;砂率(非承重用途)宜为34%–38%。
石料与级配
常见的钢砂粒度为0.5–5 mm;粗骨料常见5–25 mm连续级配;铁矿砂也可以使用铁矿混合物兼具密度和泵送性能。
外加剂和掺合料
应选用聚羧酸减水剂,必要时“双掺/多掺”煤灰、硅灰等,以提高粘结性和耐久性;注重氯离子含量的操作。
泵送与运输
企业重>32 kN/m³不宜使用地泵/汽车泵,应使用吊斗/串筒进入仓库;运输时尽量缩短运输距离,避免塌陷损失和离析。
配合比例设计和实例
设计理念
明确方向:强度等级(如C30/C50)、如43所示的目标密度–55 kN/m³)、施工方法(泵送/吊装);
采用“密度法”初步配置,整合试拌校准;通过调整钢砂/铁矿砂的掺量、砂率和添加剂的用量,平衡“循环-通过-收缩-成本”。
例子(C50,企业重约43 kN/m³,用于钢箱梁承重)
每立方米的材料用量:P.O42.5水泥450 kg、铁钢砂3205 kg、煤灰70 kg、级配碎石900 kg、水150 L、外加剂24.1 kg;
说明:随着目标密度的提高,钢砂/铁矿砂的掺量增加,普通砂的减少;当企业重约33 kN/m³可以不掺一般砂;高强度时操纵水胶比0.28,优化收缩和耐久性。
施工和质量管理
浇筑与振捣
每一层“自下而上,分层对称”≤300 mm;选用插入式振捣器,以泛浆、少气泡为宜;箱梁/封闭内腔按工艺留有浇制孔并封焊。
承重浇注必须严格控制位置和高度,防止偏心;现场泵送受限时改为吊斗。
保养与温控
覆盖保湿,≥14 d;夏季遮光降温,冬季保温,控制内外温差。≤25℃。
质量检验
过程抽样:塌陷程度/扩展程度、含气量、表观密度、抗压/抗渗性等。;关键部位可以跟踪抗冻融、抗碳化和长期体积稳定性;根据商品TDS/MSDS/证书/型式检验验证入场材料。
普遍的问题和对策
分析/泌水和塌陷的损失
理由:自重大、添加剂过多或骨料级配不连续;
对策:提高砂率和级配,对外加剂进行小幅调整,分次加料增加分散,必要时减少单方用水。
泵送困难和堵管
理由:企业重量大,粘度大,停泵时间长;
对策:企业重>32 kN/m³首选吊斗/串筒,减少运输距离和停泵时间,必要时调整石料比例和外加剂。
收缩干裂和温度控制
理由:胶材用量高,温差大;
对策:煤灰膨胀合作,保湿和温度控制,分层分缝,及时切割。
耐磨性/耐磨性应用
钢砂混凝土具有高硬度和耐磨性,在水工泄洪/冲砂位置作为耐磨层使用效果更好;在高速水流和含沙腐蚀环境下,工程案例显示可靠。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