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延性混凝土(也称为“可弯曲混凝土”)的国家标准规范,目前中国已经发布了关键性的专门标准,这为该材料的工程应用了权威依据。
核心国家标准
目前最主要的标准是:
GB/T 38990-2020《道路用高延性混凝土》
这是中国首个针对高延性混凝土的国家标准,为其在道路、桥梁等工程中的应用了统一的技术规范。
除了这项专门标准外,高延性混凝土的设计和施工还需参考以下通用规范:
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5年版)
虽然该规范未直接提及“高延性混凝土”,但其纤维混凝土(高延性混凝土通常使用纤维增强)的基本规定仍有指导意义。
GB/T 38990-2020 主要技术要求
该标准明确了高延性混凝土的定义和关键技术指标,其核心在于“高延性”和“多裂缝开展”特性。
1。 核心力学性能指标
| 项目 | 技术要求 | 说明 |
| : | : | : |
| 抗压强度 | 不应低于C30,常见为C40-C60 | 保证其基本承载能力 |
| 极限拉应变 | ≥0。5%,通常可达1%-3%,甚至更高 | 关键指标,远高于普通混凝土(约0。01%) |
| 弯曲韧性 | 弯曲韧性指数 I₅ ≥ 3。0 | 衡量材料在弯曲荷载下吸收能量的能力 |
| 弯曲强度 | ≥ 5。0 MPa | 体现其抗拉能力 |
| 纤维掺量 | 通常为1。5%-2。5%(体积分数) | 通常使用PVA纤维等 |
| 裂缝宽度 | 在极限拉应变下,平均裂缝宽度≤ 0。1 mm | 保证其良好的裂缝控制能力 |
核心特征解释:普通混凝土在受拉时几乎一裂即断,而高延性混凝土在受拉时能形成多条微细裂缝,从而实现“弯曲不裂,裂而不散”的效果。
2。 其他重要性能要求
流动性:初始流动度应≥ 180mm(坍落扩展度),以确保其自流平或自密实的施工性能。
设计、施工与验收要点
1。 设计要点
应用场景:主要用于抗震加固(如砌体墙抹面加固)、桥面连接板、结构构件修复等。
耐久性:应具有良好的抗冻性、抗渗性和耐腐蚀性。
2。 施工工艺
搅拌:需采用强制式搅拌机,确保纤维分散均匀。
养护:与普通混凝土类似,需进行保湿养护,养护期不应少于7天。
3。 质量验收
主控项目:极限拉应变和抗压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外观检查:硬化后的高延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