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强度等级、抗渗等级、原材料特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防渗混凝土配合比可能存在一些常见的配合比范围和设计要点:
P8强度等级C40,抗渗等级配合比
原材料要求
使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
骨料:粗骨料为5-25mm连续级配碎石,含泥量≤泥块含量为1.0%≤0.5%;细骨料为中粗砂,含泥量为2.3-3.0。≤泥块含量为3.0%≤1.0%。
掺合料:Ⅱ级粉煤灰,掺量为凝胶材料总量的9%,需水量比例为9%。≤105%,烧失量≤8%。
添加剂:聚羧酸盐减水剂,减水率≥25%,混合剂总量为0.8%-1.5%。;有机硅憎水剂可以复合掺入0.3%-1.0%。
配比:水泥440kg(占胶凝材料91%),粉煤灰44kg(占胶凝材料9%),河砂703kg(砂率40%),碎石1053kg(连续级配5-25mm),水160kg(水胶比0.36),减水剂5.77kg(掺量1.2%)。配比为水泥:粉煤灰:砂:碎石:水:减水剂=1.77kg。:0.10:1.60:2.39:0.36:0.013。
设计要点
胶水比例:一般控制在0.38-0.45之间。如果抗渗性等级较高,胶水比应较低;当抗渗性等级为P6时,胶水比例≤0.50;P12级时,水胶比≤0.40。
胶凝材料
三元复合系统:52.5水泥占55%、S95矿粉占30%、Ⅰ级别粉煤灰占15%。
四元复合系统:可以掺入5%-8%的硅灰代替部分水泥,同时增加0.2%的减水剂。
砂速:一般在36%-40%之间。如果采用机制砂,则需要增加2%-3%。例如,碎石粒径5-25mm的连续级配,基准砂率可达38%。
外加剂:经常使用聚羧酸减水剂(固含40%)、膨胀剂(掺量8%-12%)、硅胶防水剂(0.3%)。当有抗冻融要求时,引气剂可以复合使用,含气量控制在4%-5%。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