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灌浆液的施工需要严格的基础处理、模板安装、环境控制、浆体混合、浇筑施工、采光拆板和保护的标准化流程。实际方法如下:
第一,基础处理
切除混凝土表面浮浆,露出50%以上牢固的石料,确保注浆表面清洁、干燥、无油脂。
在混凝土连接面外边缘打磨25mm厚的倒角边缘,以扩大灌浆材料与基础的粘结面积。
金属表面处理:
消除设备基座金属表面的水、灰尘、油渍和锈迹,必要时进行打磨,达到SSPC-SP6的平滑度规定(即经济抛砂除锈)。
螺栓预埋部分表面应盘绕胶带或擦蜡,以免灌浆材料受到污染。
模板安装
模版搭接:
模板必须搭接牢固,内侧擦拭脱模蜡或贴上塑料薄膜,便于出模。
所有搭接间隙必须用PVC胶带粘贴,避免跑浆。
模版定位:
注浆侧模板与设备底座的净间隔应控制在100mm~150mm之间,模板上口应高于设备底边直线100mm以上。
注浆水平高度应在模板内侧标注,高度应高于设备底座底边50mm,并在此水平线上钉立25mm宽,下坡角度为45mm。°木线,使灌浆层边缘产生倒角,提高了构建论的整体坚固性和美观效果。
变形缝设置:
灌浆区域超过2m×2m时,注浆区域的变形缝需要用木板或硬海绵条隔开,宽度为20mm~30mm,避免因温度波动而造成线性折叠和膨胀带来不必要的缝隙。
环境控制第三
温度要求:
施工时间和24小时内的工作温度应控制在15℃~32℃,20℃最为合适。
夏季施工防止下午高温,必要时应建造遮阳篷;冬季气温较低时,应在灌浆区域建造暖棚,以保证施工温度超过5℃。
湿度规定:
确保注浆表面干燥,防止在潮湿或水中施工。
浆体混合四、浆体混合
成分混和:
将B成分(硬化剂)倒入A成分(树脂)容器中,用便携式搅拌器(20rpm~30rpm的操作速度)充分混合约2分钟。
将A、在低速搅拌器(15rpm~20rpm)中,B混合物与C成分(填料)混合,充分搅拌约3~5分钟,直至石料全部侵湿,使粘合剂和填料充分搅拌均匀。
汽泡操纵:
在混合过程中严格控制空气的加载,避免粘合剂中气泡过多。推荐使用锚示搅拌器,能有效消除气泡。
第五,浇制施工
浇制方法:
根据施工量、设备标准、人员配置和场地情况,进行施工设计,确保即拌即浇。混合浆体不应停留30分钟左右,应采用连续作业的形式。
单机基本必须一次性浇筑完成。
浇制方法:
浇注时要从设备的一端逐步进行,等浆体完全流到另一侧后,再进行多次浇注。
灌浆间距超过1.5m时,应采用上位灌浆漏斗法,利用重力压差原理辅助灌浆。
浇注过程中可以挤压但不要震动,以免杂气滞留其中。
冬天施工:
冬季施工时,可以对A成分进行预热处理,但预热标准不能立即用火加热,预热温度必须保持在60℃以下,并做好保温工序。
六、收光和拆板
表层收光:
浇筑完成后,应及时用铁抹刀修饰裸露的浆料部分,去除表面气泡,同时有效促进一定体积内部的密实度和边角的圆润。
拆模时间:
拆模时间一般在浇制后1~2天进行,如果用手指用力按压灌浆层表面,没有明显的印痕,就可以进行拆板过程。
拆解板材时不能因模板与浆体的粘结而强制拆除,以免因拆解板材而造成不应有的人为损坏。
七、施工
安全防护:
操作人员应佩戴手套、眼镜、口罩等必要的保护性劳动保护用品,防止大量吸入蒸发气体和皮肤长时间接触。
皮肤接触后应及时清洗,如不小心溅到眼睛里,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防火措施:
环氧树脂等灌浆材料具有易燃性,因此施工现场应远离火源,禁止吸烟,并设置消防设备。
通风规定:
灌浆施工时,应设置通风设备或排气设备,用于通风不良区域。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