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浆材料的养护方法是保证其特性和强度发展的关键步骤。根据百度搜索梳理的最新养护方法及注意事项:
第一,维护方法
1. 前期保养:
注浆后30分钟内,应立即喷洒保护剂或覆盖塑料薄膜,并覆盖湿草袋或被子进行保湿保养。
当用塑料薄膜覆盖时,水泥基灌浆材料的外露表面应紧密覆盖,以保持塑料薄膜中的冷凝水。
2. 湿保养:
要保持灌浆材料处于湿润状态,保养时间不得少于7天。
在室温下,可以通过涂塑料薄膜或湿草袋等方式进行维护。
3. 温控:
灌浆时,日平均温度不得低于5℃。
如果环境温度低于5℃,则需要将维护时间提高到14天左右,并采取保温措施避免冷害。
当工作温度超过30℃时,应加强初期保湿保养,保养时间应适当缩短至5天,防止水分过快挥发。
4. 冬天施工:
冬季施工时,注浆后外露部分应立即覆盖塑料薄膜,并加盖保温材料,初始维护温度不得低于5℃。
如果环境温度低于水泥基灌浆材料规定的最低施工温度或需要加速强度增加,可采用人工加温保养方法。
5. 拆板及保护:
当水泥基灌浆材料的外部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超过20℃时,应采用保温材料进行保养。
维护时间长
常温环境:气温20±2℃、空气湿度≥在90%的标准条件下,湿保养持续不少于7天,28天达到设计强度。
低温度: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需要将维护时间增加到14天左右。
在高温下:当工作温度超过30℃时,维护时间应适当缩短至5天。
常见问题三、常见问题
湿度控制:表面湿度应保持在80%以上。
温度监测:每4小时记录工作温度。
保养方法:建议使用湿麻纱或专用保养膜。
强度测试:7天强度应该达到设计值的70%。
按照严格的养护方法和时间要求,可以保证灌浆材料的特性和强度的发展,从而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和耐久性。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