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延性混凝土每立方米净重(即“一方”净重)一般在1.7吨至2.6吨之间,实际值应结合材料制取、生产工艺和主要用途明确。关键及工程提议:
一、净重范围及重要因素
因素 净重变化 典型指标值
纤维种类和掺量 钢纤维(高密度)→ 净重↑
聚丙烯纤维(高密度)→ 净重↓ 钢纤维混凝土:2.3–2.6吨/立方
合成纤维混凝土:1.7–2.2吨/立方 5
石料密度 花岗石/石英沙(高密度)→ 净重↑
陶粒/轻质石料→ 净重↓ 基本石料:2.2–2.5吨/立方
轻石:1.7–2.0吨/立方 45
水灰比和密实度 低水灰比/机械振捣→ 密实度↑→ 净重↑
高水灰比/人力浇制→ 孔隙率↑→ 净重↓ 高密实度配制:2.4–2.6吨/立方
标准配制:2.0–2.3吨/立方 35
水泥与掺合料 高强度水泥/矿物掺合料→ 密度↑→ 净重↑ 硅灰/矿粉混和:2.3–2.5吨/立方 5
注:在同一配制下,净重波动可能达到±0.3吨/立方,主要来自石料含水量、翻拌性等施工变量 4。
二、工程应用建议
精准的测量法
优选姿态:开工前向经销商索取本批商品湿密度检验报告(加水搅拌后的实际密度),避免理论可能误差 35。
替代方案:若无检测数据,以2.2吨/立方为中间值,预埋10%的容量 5。
情景净重挑选
桥梁/高层结构:高密度配制优先(≥2.4吨/立方) 5。
非承重构件(如护坡、铺路):轻巧配制(1.8)–节省成本2.0吨/立方 4。
运送和消耗控制
测算运输量时,按净重限定(2.6吨/立方)×110% 备料,遮盖蒸发、撒落等耗费 3。
低温(5℃)应减少运输时间,避免料浆黏度上升,造成实际密度上升 4。
3、与一般混凝土重量对比
混凝土类型 典型净重类型(吨/立方)的差别说明
一般混凝土 2.3–2.5 石料比例高,密度平稳
高延性混凝土 1.7–2.6 纤维加密度波动扩张 5
必要性:因为纤维的引进,高延性混凝土的净重可能低于或接近水泥混凝土,但无法通过一般混凝土密度马上测算。
四、操作步骤(自查净重精度)
如需现场验证,可按以下步骤:
取样:浇制前取10升料浆,引进标准容器;
秤重:测量总重(公司:kg),吨/立方(例:24kg) → 2.4吨/立方);
较为:与供应商报告的误差>5%时,停止施工,复诊配制 45。
汇总:动态明确高延性混凝土“一方”净重,1.7–2.6吨/立方是一个合理的范畴,但施工在于具体密度数据。在结构的关键部分,尽量以检测报告为准,防止重量偏差造成的结构风险。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