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注射型植筋胶是一种高特性的结构加固成品材料,广泛用于于建筑加固、设备安装、桥梁改造等领域。其应用需严格规范操作,以保证植筋效用和结构。环氧注射型植筋胶的具体应用步骤及操作要点:
一、施工作业前准备
成品材料检测
核实植筋胶型号、规格符合规范标准,检测包装是否完好,胶体是否在显著期内。
准备配套的注射枪、混合管、钻头(直径与钢筋匹配)、毛刷、气泵、丙酮等工具。
基材处置
钻孔:根据规范标准,用电钻在基材(如砼)上钻孔,孔径、孔深需符合规范(通常孔径比钢筋直径大4-8mm,孔深为钢筋直径的15倍以上)。
清孔:用毛刷清扫孔内粉尘,再用气泵吹净孔内碎屑,保证孔内无水、无油脂污染物。若孔内有积水,需用烘干机烘干或用丙酮擦拭。
钢筋处置
用钢丝刷去除钢筋表层的锈蚀、油脂污染物,直至露出金属亮泽。
若钢筋弯曲,需调直后应用。
二、植筋胶配制与注射
安装混合管
将混合管拧紧在植筋胶注射枪上,保证密封良好。
首次应用前,先排出混合管前端少量胶体(约2-3次按压注射枪),保证A、B组分充分混合一致。
注射胶体
将注射枪深入孔底,缓慢按压注射枪,边注射边退出,使胶体从孔底向上密实,预防气泡产生。
注射量需控制在孔深的2/3左右,保证钢筋插入后胶体溢出孔口。
三、钢筋植入与固定
植入钢筋
将处置好的钢筋缓慢旋转插入孔内,直至达到设计深度。
旋转插入可保证胶体充分包裹钢筋表层,排除气泡。
固定与养护
用支架或胶带固定钢筋,预防其在胶体固化前移位。
根据环境气温,养护时间如下:
常温(23℃±2℃):固化时间约24-48小时,完全承载需72小时。
低温(5℃以下):需增加养护时间,或采用加热措施加速固化。
受热(35℃以上):需缩短操作时间,预防胶体过快固化。
四、质量检测与验收
表观检测
检测钢筋是否垂直、位置准确,胶体是否饱满、无空洞。
拉拔试验
固化后,按规范进行拉拔试验(通常为设计荷载的1.2-1.5倍),检验植筋强度是否达标。
五、操作要点
保护
施工作业时佩戴手套、防护眼镜,预防胶体触碰表皮或眼部。
保持空气流通良好,预防吸入蒸发性气体。
操作规范
严禁应用过期或变质的胶体。
混合管需一次性应用,预防重复利用导致混合不均。
施工作业气温宜在5℃-35℃之间,低温时需预热胶体,受热时需冷却基材。
储存与运输
植筋胶需贮存在阴凉无水处,预防阳光曝晒或受热环境。
运输时预防颠簸,预防胶体泄漏或混合管破损。
六、常见问题处置
胶体不固化:检测混合级配合比例是否正确,或胶体是否过期。
钢筋松动:重新清孔、注射胶体,保证密实压实。
孔内有积水:必须彻底无水后再施工作业,否则作用粘结强度。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