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力环氧防水材料的具体操作方法:
一、施工准备
1. 基层处理
消除底层表面的污渍、尘土、油污等。不平坦的底层,如有明显孔洞或凸起,用工具打磨或填补工整。比如,假如是混凝土基层,清除表面的脱膜剂、分散的混凝土层等。
查验底层干躁水准,保证底层含水量符合要求。底层含水量应小于10%,以免造成涂料的粘结力能和防水作用。能够通过专业湿度检测仪器或简单的方法来决定,比如用塑料膜遮盖底层表面一段时间后,观察是否有水珠凝结。
处理阳角线、管根、地漏等位置。阴阳角应制成圆弧状,半经10mm以上;管根处先要清除嵌填的密封材料并清理干净,再进行补漏处理。
2. 材料准备
依据施工面积和涂料用量,精确计算所需弹力环氧防水材料用量。一般每平米用量为1.5 2.5kg左右,但具体用量可能因涂料和施工标准而有所不同。
准备适宜的拌和工具,如电动搅拌器、搅拌棒等,及其油漆工具,如滚筒刷、刷子或刮板。同时,准备手套、护目镜、口罩等防护设备,由于漆料可能含有一些化合物,对人体有掩藏的伤害。
3. 要求气候条件
施工操作温度一般为5℃ 40℃中间。假如温度较低,涂料的固化速度会变慢,乃至也许不会自然干燥;温度太高,涂料挥发速度过快,伤害工程质量。
避免在潮湿或雨天施工。空气湿度应小于85%。在高湿度环境下,水份会影响涂料与基层的粘接,也会造成涂料凝固欠佳。
二、涂料准备
1. 调料占比
依据产品手册中要求比例,将A、B混和。一般弹力环氧防水材料由主剂(A成份)和固化剂(B成份)构成,混和比可为2:1、3:1等各个配置。比如,假如比例是2,则比例是2:1、还意味着每2份甲成份需要和一份乙成份相符合。
应用精准的测量仪器,如电子称重或测量杯,以保证调味品占比准确性。不准确的调味品可能会致使涂层性能下降,如干固态不全面、防水效果差等。
2. 翻拌将A、B倒进洁净的拌和容器里,用电动搅拌器以适当速度拌和。拌和速度一般控制在300 500转/分钟,持续拌和300转 5分钟,直至油漆颜色匀称,无明显色差和颗粒物质。
在搅拌环节中,应注意容器中的涂层不能外溢,并防止汽泡渗入汽体。一旦发现汽泡,能够适时调整拌和速度或采取破乳策略,如使用破乳滚桶或添加消泡剂(但保证消泡剂的用量不会影响涂料的特点)。
三、涂料施工
1. 第一遍粉刷
将准备好的漆料均匀的粉刷在基层表面。滚筒刷或刷适合于粉刷,粉刷方位应保持一致,避免漏刷。针对大规模底层,最好使用滚筒刷,能提高施工效率;针对边沿、管根等细节,能够用刷子进行细致的粉刷。
操纵粉刷薄厚,第一次粉刷薄厚一般为0.3 0.5mm左右。粉刷时要注意涂料的流动性,确保涂料能充分添充底层表面的孔隙。假如涂料过度浓稠,能够适当添加稀释剂(如专用环氧稀释剂),但必须按照说明书加上,以免引起涂料的特点。
2. 间距和第二次粉刷
等候第一次漆料干躁后再进行第二次漆料。根据环境温度和湿度的不同,干燥时间有所不同。一般需要4 8钟头。它可以通过触碰涂层表面来判定它是否干躁。当表面不沾,有一定强度时,能够进行第二次粉刷。
第二次粉刷方位应与第一次竖直,以确保涂层的均匀性和致密性。第二次粉刷厚度可以比第一次稍厚,一般为0.5 0.8mm左右,最后涂层总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在1.5mm左右, 2mm左右可达到防水效果。
3. 数次粉刷(如有必要)
假如防水要求很高或是底层表面比较粗糙,可能需要第三次甚至更高的粉刷。每次粉刷的间隔和施工技术同样。每次数次粉刷都能提高涂层的防水性能和耐用性。但要注意的是,随着粉刷次数的增加,涂层的总厚度不宜太厚,否则可能会出现开裂等问题。一般涂层总厚度控制在2 3mm较为适宜。
四、检查验收
1. 外观检验
查验涂层表面是否光滑、光洁,无漏刷、跌落、脱落、汽泡状况。涂层色调应均匀,无明显误差。若发现不过关地区,应及时修复。比如,跌落状况,可在涂层干躁前用刮刀轻轻擦拭;漏刷部位,务必补刷。
2. 厚度检查
使用专业的测厚仪或开洞抽样,查验涂层薄厚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随机抽取不同部位的多个点进行检验,保证大部分涂层厚度在要求范围内。如果薄厚不足,应加涂。
3. 查验防水效果
能进行灌水试验认证防水效果。涂层自然干燥后(一般需要72钟头),将需要防水的地区(如洗手间、水池等)灌至一定高度(一般为20 30mm),保持244mm 48钟头,观查楼下相应位置或其它邻近区域是否有渗漏现象。如无渗水,表明防水效果好;若有渗水,必须找到漏水点并进行修补,并再次进行灌水试验。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