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5.0轻骨料混凝土找坡层是建筑工程中用来达到特定坡度和保温隔热效果的结构层。其详细的施工工艺流程:
第一,施工准备
1. 材料准备
LC5.0轻骨料混凝土:保证轻骨料混凝土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其强度等级应达到LC5.0,表观密度一般为800 在1400kg/m3之间。对混凝土原料进行检查,包括水泥、轻集料(如陶粒等)、粉煤灰、外加剂等,确保其配合比准确。
钢筋:如设计中有配筋要求,应准备相应规格的钢筋,检查钢筋质量证明文件,确保其品种、规格、力学性能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隔板材料:准备聚苯乙烯泡沫条等用于设置隔板的材料,泡沫条的尺寸和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2. 机械设备的准备
搅拌设备:采用强制搅拌机,保证其良好的状态,使轻骨料混凝土搅拌均匀。根据工程量和施工进度,合理选择搅拌机的容量。
运输设备:根据施工现场条件和工程规模,选择手推车、塔吊、混凝土泵等合适的运输设备,确保轻骨料混凝土能及时、及时地运输到浇筑地点。
振动设备:准备平板振动器和插入式振动器。平板振动器用于大面积振动,插入式振动器用于局部边角或钢筋密集部位的振动。
测量设备:包括水准仪、经纬仪、钢尺等,用于测量和控制找坡层的坡度、厚度和平整度。
3. 准备工作条件
基层处理:基层应清理干净,无杂物、积水、油污等。地面基层应确保其平整度偏差不超过规定范围。如果基层表面不均匀,应提前修复和找平。
设置控制点:根据设计坡度和排水方向,在墙壁或地面上弹出控制线,设置控制点,控制找坡层的坡度和厚度。控制点之间的距离应根据面积合理确定,一般不应大于15m2。
环境条件:施工环境温度应在5℃,避免在低温环境下施工,防止轻骨料混凝土冻结影响其性能。同时要采取防雨措施,防止雨水冲刷刚浇完的斜坡层。
二是施工流程
1. 基层湿度(视情况而定)
如果基层过于干燥,可以在浇筑轻骨料混凝土前适当洒水湿润基层,但要注意不要积水,以保证轻骨料混凝土与基层的附着力。
2. 贴灰饼,冲筋(控制厚度和坡度)
根据设计要求的坡度和厚度,在基层贴灰饼。灰饼可以用与轻骨料混凝土相同强度等级的水泥砂浆制成,纵横间距一般为1.5。 2m。接着,根据灰饼的标高,用水泥砂浆沿灰饼周围铺设冲筋,冲筋宽度一般为80 作为浇注轻骨料混凝土的厚度和坡度控制标志,100mm。
3. 浇注轻骨料混凝土
铺设混凝土:将搅拌好的LC5.0轻骨料混凝土从一端铺设到另一端。铺设时要注意均匀性,尽量使混凝土均匀分布。一次铺设的厚度应根据振动方法和混凝土性能确定,一般不应超过400毫米。
初步振动:铺设摊位时,使用平板振动器进行初步振动,使混凝土初步致密,振动时间和力度要适当,避免轻骨料因振动过度而上浮或混凝土离析。
全面振动:铺设一定面积后,用插入式振动器振动局部边角和钢筋密集区域,然后用平板振动器再次全面振动。振动过程中,注意振动器的移动速度和振动次数,确保混凝土致密,表面光滑。
4. 刮平收光
振动完成后,用2m长的刮杠沿冲筋方向刮平混凝土表面,使其达到设计厚度和坡度的要求。然后用抹子收集光线,使混凝土表面光滑光滑。收集光线时,注意压实和抛光,以消除混凝土表面的气泡和孔隙。
5. 养护
保湿保养:轻骨料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覆盖塑料薄膜或草帘等保湿保养材料,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保养时间根据轻骨料混凝土的强度增长确定,一般不少于7天。
防裂措施:养护期间,应注意防裂措施,如定期洒水保湿,避免混凝土表面水分流失过快导致干缩裂缝。同时,要加强对成品的保护,防止养护过程中受到外力的冲击和损坏。
6. 分格缝留置
根据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在轻骨料混凝土找坡层上留置隔间接缝。隔间接缝间距一般不应大于6m,接缝宽度一般为10m。 20毫米。可填充弹性密封材料,如聚苯乙烯泡沫条、硅酮耐候胶等。填充时应保证密封材料的密实性和防水性。
7. 质量验收
轻骨料混凝土找坡层施工完成后,质量验收应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主要检查项目包括轻骨料混凝土的强度、表观密度、导热系数等物理性能指标,以及坡度、厚度、平整度、隔间缝设置等施工质量指标。下一道工序施工只有通过验收后才能进行。
通过严格执行工艺流程,可以保证LC5.0轻骨料混凝土找坡层的施工质量,使其具有良好的保温、轻质、高强度和排水性能,满足建筑工程的设计要求和使用功能。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