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7.5轻骨料混凝土的密度(即表面密度)一般在1400kg/m3到1600kg/m3中间,一般可以用1500kg/m3做为指标值。具体密度可能因材料制取、施工条件和试验标准而异。对这个问题的详细分析:
1、轻骨料种类对密度的影响
1. 膨胀蛭石
膨胀蛭石是一种常用的轻骨料,其表面密度较小,一般在100-200kg/m3上下。当使用膨胀蛭石做为LC7.5轻骨料混凝土的石头时,混凝土的总体密度会降低。因为膨胀蛭石质地轻盈多孔,能够有效减轻混凝土里的净重,使轻骨料混凝土的密度比较小,但强度保温性能能够满足一定的需求。
2. 珍珠岩
珍珠岩也是常见的轻骨料之一,其密度一般在120-180kg/m3范围内。珍珠岩内部为多孔结构,在降低混凝土密度层面发挥积极作用。在LC7.5轻骨料混凝土中使用中,能够明显缓解混凝土重量。同时,珍珠岩还具有一定的隔音隔热效果,使混凝土在确保一定强度前提下具有一定的密度优点。
3. 膨涨粘土
澎涨黏土的密度一般稍高于膨胀蛭石和珍珠岩,通常在200-300kg/m3上下。它还具有多孔、轻质的特性,但与前两者对比,其减轻混凝土重量效果相对较弱。但澎涨黏土来源广泛,成本低,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满足LC7.5轻骨料混凝土的密度和技术性能。
二、配合比设计对密度的影响
1. 水泥用量
在LC7.5轻骨料混凝土中,水泥用量的增加会导致密度的提高。因为水泥自身的密度超过轻骨料的密度,当水泥在混凝土中的比例增加时,全部混凝土的密度会增加。而过量水泥可能会致使混凝土内部构造过度致密,但会影响轻骨料混凝土的轻特点。
2. 水灰比
水灰比大小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密度。适度的水灰比能使轻骨料混凝土在控制密度的同时具有较好的工作性和强度。假如水灰比太大,混凝土含水量会增加,尽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流动性,却会扩张混凝土密度,可能危及混凝土强度等特点;假如水灰比太小,混凝土可能过多干躁,施工艰难,也会影响强度发展与密度操纵。
3. 石料占比
轻骨料与水泥、水等其他成分的比例关系对密度有重要影响。当轻骨料比例适当调整时,混凝土的密度也会随之减少。但轻骨料占比太高,可能造成混凝土强度不足,因为轻骨料具备轻特点,承载力弱于水泥等混合物;轻骨料占比太低不能充分发挥轻质优点,密度较大。
三、施工条件对密度的影响
1. 振捣方式
合理的振捣方式能使轻骨料混凝土中的很多成份更加均匀,降低内部空隙,进而提升混凝土的密实度。适当的夯实有益于操作密度,假如振捣不足,混凝土内部可能有更多的空隙,造成密度减少但强度不足;过多振捣可能使轻骨料粉碎或排列过度紧密,提升密度。
比如,在挑选插入式振动器时,务必结合实际情况调节震动时长和振动点的选择。震动时间太长可让轻骨料向下移动,提升底层密度;震动时间过短无法保证混凝土的总体压实度。
2. 保养规范
养护过程中的温湿度规范会影响轻骨料混凝土的密度。在干燥的环境中,混凝土水分不断流失,可能造成体积收缩,进而稍微减少密度,但也可能产生裂缝等问题,伤害强度;但潮湿的环境中保养,尤其是在原始保养中保持一定的湿度,有益于水泥水化反应和混凝土强度发展,对密度的影响比较小。
维护温度对密度也有一定的影响。高温维护可加速水泥水化反应,但也可引起轻骨料变形或内部水份高效蒸发,对密度有一定影响;低温维护可缓解水泥水化反应,密度立即比较小,但应注意防止混凝土冷毁坏。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