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施工准备
材料准备轻骨料:选用膨胀蛭石、珍珠岩、澎涨黏土等轻质石料,较大粒度不大于25mm,应符合要求的质量标准,无杂质、无损伤。
水泥:一般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确保水泥质量合格,无反潮、结块情况。
外加剂:依据需要添加减水剂、引气剂等外加剂,提升混凝土工作性能和耐用性。
水:运用清理饮用水,合乎混凝土拌和水标准。
准备工作环境
基层处理:底层表面应清理干净,无油迹、污渍、灰尘等。若有凸起或分散的部位,应进行处理或消除。平滑的底层表面应凿毛,以加强粘合力。
施工放线:测量施工工地平面和标高控制线,地面垫层直线弹出墙柱。规模性施工时,应设灰饼或钢筋,间距不大于1.5m,确保施工厚度均匀。
设备准备:准备搅拌器、输送泵、振动器、刮板、木刮板、铁抹子、橡胶管等施工工具,保证性能优良,运行正常。同时,应该根据施工建设临时电路和供水管。
2. 混凝土配备
配合比设计:依据工程设计要求及轻骨料混凝土的技术性能,通过试验确立合理的配合比。LC7.轻骨料混凝土水灰比在0.4至0.6中间,具体占比应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
秤重拌和:依据配合比精确秤重各种原料,先把水泥、轻骨料等干材料放进强制搅拌机中,干拌匀,再慢慢加入水和外加剂溶液,再拌和不少于2分钟,直到混凝土颜色均匀,无结团、分离现象。
3. 浇筑混凝土
浇筑方式:挑选分层持续浇筑的方式,依据振捣器种类和混凝土塌陷水平确定各层浇筑薄厚,一般不超过300mm。浇筑环节中,防止轻骨料提升,必要时采用充压策略。
振动工作:选用低频高震幅振动器进行振动,振动时间控制在10至30秒上下,适宜混凝土表面浮浆,无明显向下移动,避免轻骨料损伤或混凝土离析。同时,留意振动器的插进间距和振动深层,保证混凝土振动密切。
4. 混凝土浇筑
保湿保养:浇筑结束后,需及时在混凝土表面遮盖塑料膜、土工布或草垫等保湿材料,降低水分消耗,维持混凝土表面潮湿。保养期不少于7天。假如工作温度高或气候干燥,应适当延长保养时间。
温控:保养期内,应注意控制混凝土温度,避免温差过大导致间隙。冬天施工时,要采取保温措施;夏季施工时,可采用遮光、撒水等方式减少混凝土表面温度。
5. 质量检验与验收
外观检验:养护期内及结束后,查验混凝土外型,要求表面光洁、无裂缝、无表面、无蜂窝等问题。
强度试验:按规定方法制做混凝土试块,在标准条件下保养至规定年纪后进行抗压强度试验,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密度检测:查验混凝土干表观密度,应符合轻质类型的设计要求。
LC7.5轻骨料混凝土施工需要严格遵守施工技术和技术规范,从施工准备、混凝土配备、浇筑、维护到质量检验验收,保证混凝土质量与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