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类改性环氧树脂、改性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等修补胶:
它包括树脂修复材料,由基本胶、修补胶和高聚物灌浆材料制作。适用裂缝的封闭或加固,操作步骤可采取表面封闭法、注射法或压力灌浆法进行处理。
无流通性有机硅、聚硫橡胶、改性丙烯酸酯等软性堵缝密封材料:适用活动裂缝的修复和混凝土与其他材料接缝截面干缩裂缝的补漏。
品牌推荐:其环氧灌注胶的抗拉强度 ≥ 50MPa,抗拉强度≥ 20MPa ,抗拉弹力磨具≥ 1500MPa 。小缝隙(1mm)可用低粘度缝隙胶修补 3mm间隙,可用稍高粘度空隙胶修补,依据底版挑选空隙胶数据,混泥土表面大裂缝、宽裂缝,可直接用找平胶或环氧砂浆解决。
:修补剂是组份环氧树脂勾缝剂,依据2种环氧树脂勾缝剂,修补剂为组份:1的制取运用,使用便捷,可以简单修补。修补剂固化后的强度远高于水泥,吸水性强,即便不会很大缝隙也能渗入进去。
PG GF:PG GF裂缝修补耐候胶是一种组份环氧改性耐候胶,透水性强,可引进0.5mm宽微裂缝;无挥发性溶剂,粘接强度高,韧性好,抗冲击性好;耐老化、抗腐蚀、耐物质(酸、碱、水)性能优越。广泛用于混泥土桥梁、水利工程、房子、地面等工程中的缝隙(缝宽0.1mm)补胶,及其混泥土内蜂窝、疏松等偏差的补胶修补。
WJ 环氧灌浆树脂:是一种液态耐候胶,具备二种成份,改性环氧树脂,黏度低,吸水性强。透水性强,黏度低,可引进0.3mm宽微裂缝;无挥发性溶剂,硬化时基本不关闭;粘接强度高,韧性抗冲击性好;具有特殊的高聚物韧性改性技术,耐冲击、抗疲劳,尤其是砂浆、混泥土、砖空鼓、空隙、桥梁裂缝等状况;耐久性和物质(酸、碱、水等);固化温度范围广,5℃温度能够很好的凝固,可操作时间长,使用便捷。广泛用于混泥土桥梁、房子、水利、地面等工程的缝隙修补、大型构造围绕裂缝以及深蜿蜒的缝隙加固修补、混泥土内蜂窝、疏松等偏差的加固修补、玻璃钢防腐、构造表面镀层防腐施工。
应用规范施工标准:大部分耐候胶需在5℃环境里干躁干固,温度低于5℃时应采用加温策略;混泥土表面有明水时,运用热风机擦洗干躁;施工工地应注意通风。
配胶:依照介绍比例精确配胶,每次配胶量不宜过大,以能彻底拌匀,在可操作时间内使用为准。随着温度的升高和配胶量的增加,可操作时间也会随之降低。
防护:应用时戴护目镜、手套、紧口工作服,使用产品后立即洗手。施工过程中,如不小心溅到脸部或双眼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严重者应及时就医。
密封品质:密封品质直接关系灌浆效果和品质,应特别注意。用油灰刀沿缝隙匀称涂一层厚约1 2mm、水泥宽度不小于30mm,注意避免汽泡或密封不紧。
补胶操作:补胶要低压慢注,压力与时间要控制好。一个缝隙里的胶水应从下往上,从一端到另一端。严禁搞混补胶。当最后一个出浆口出胶,出胶速率始终保持时,维持压注10分钟左右即可停止灌浆。
点胶效果检验:灌浆后,应检验灌浆效果和品质。假如不密实,应填补。
施工技术不同的修复方法适用于不同宽度的缝隙,下列为您介绍二种普遍的施工工艺:
表面封闭法(可用裂缝总宽法(可用裂缝总宽法)ω≤0.2mm单独缝隙或网状缝隙)
缝隙表面解决:针对较小的混凝土工程缝隙,用钢刷等设施清除建筑裂缝表面的尘土、泥渣、松散层等污渍,刷去灰尘;用酒精沿缝隙两边2 3cm范畴擦净。
修补胶:采用吸水性好的修补胶(如密封胶)密封缝隙通道。地板等防渗位置应粘贴在缝隙表面,提升密封效果。
压力灌注法(适用0.1裂缝总宽mm≤ω≤1.5mm)
缝隙表面解决:用钢刷等设施清除建筑裂缝表面的尘土、泥渣、松散层等污渍,刷去灰尘;沿缝隙两边2侧应用乙醇 擦洗3cm范畴。针对较大的混凝土工程或较深的缝隙,可沿缝隙开展开洞和黏合,使黏合剂有更大范围通道进到缝隙。
设定胶嘴基座:必须在裂缝的重叠处、宽度和顶端设定胶嘴。胶嘴间隔可根据空隙规格、目标和结构特征明确,一般灌浆嘴间距为20 30cm。缝隙上必须设置进口、出气口或出口。胶嘴基座应先用密封胶粘贴在预订位置,密封时也可一起黏贴。应特别注意防止阻塞胶嘴。
密封:裂缝密封可采取密封胶,按推荐配胶占比称重,配置密封胶。用油灰刀沿缝隙均匀涂抹一层厚约1 2mm、宽度不小于30mm的水泥,注意避免汽泡或密封不严密。密封胶干躁快,粘结牢固,必须搭配使用。是自动压力灌浆工艺中常用的缝隙密封和黏贴底座的专用胶水。密封后10分钟即可开展胶水填补。
配备灌注胶并连续补胶:补胶操作应采用专用补胶设备。灌浆树脂按比例配置,倒进软管中,将树脂灌浆器扭紧到底座上,松掉扭簧开展补胶。依据裂缝区域的尺寸,可采取单孔灌浆或分区群孔灌浆。缝隙里的灌浆可由浅至深,由下而上,从一端到另一端。假如树脂不足,可以反复添充。灌浆压力多采用0.6MPa自动压力灌浆器灌浆。在确保灌浆顺畅的情形下,挑选较低的灌浆压力较长的灌浆时长,能够得到更好的灌浆效果。当最后一个出浆口出胶并始终保持出胶速率时,再维持压注10分钟左右即可停止灌浆。拆下灌浆器,用堵头旋转到基座上,防止黏合剂外溢。
黏合剂凝固:黏合剂需在5℃的环境里凝固,初凝依据操作温度明确。一般情况下(25℃),2℃彻底凝固 3天即可。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