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密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应根据实际工程要求和可用塑料的特点进行改进。以下是基本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和流程:
1. 明确强度等级和工作要求
混凝土强度等级按工程要求明确(例如,C30)、工作性(流通性、添加性等)。)和C40等。
2. 挑选原料
轻质骨料:如膨胀珍珠岩,膨胀火山灰,轻质陶粒等。
细骨料:沙子。
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混合水泥。
减水剂:如外加剂、引气剂等,用于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和耐久性。
3. 进行试配
根据设定的强度等级和工作要求,基本上设定了各种材料的用量比例。
准备一些样品进行实验,调整配制,以达到所需的工作性和强度。
4. 配合比计算
假定实例配合比例如下:
水泥:砂:轻骨料:水泥: = 1:1.5:3:0.4
操作步骤包括:
明确水泥用量:根据强度等级和经验,假定水泥用量为300。 kg/m3.
测量砂的用量:水泥用量的1.5倍,也就是450倍 kg/m3.
测量轻骨料用量:3倍于水泥用量,即900 kg/m3.
测量水的用量:0.4倍于水泥用量,即120。 kg/m3.
5.调整和优化
根据试验数据和实际需要,调整水和添加剂的用量,以达到自密实度和轻骨料混凝土的特点。
为了确保混凝土的性能达到工程规定,可能需要多次实验来优化配合比。
6. 实践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还要考虑现场标准、施工工艺等因素,可能需要进一步调整配合比。
请注意,合作比例只是一个例子。具体合作比例应由专业混凝土技术人员根据具体工程要求和材料特点设计。在实际应用中,还应遵守相关标准和规范。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