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堵漏环氧树脂灌浆材料解决了重庆地铁5号线车站及暗挖段裂缝、施工缝、蜂窝等部位的渗漏问题。在有水条件下,这种材料不仅能长期有效地封堵混凝土缺陷造成的渗漏,还能高强度地修补混凝土缺陷,从而维护和恢复建筑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耐久性。
地下交通为城市节省了大量空间,而且方便快捷,运输能力更强大。目前已有近30个城市建成了地下交通,地下交通日益成为人口众多的大城市必备的交通方式之一。因此,人们越来越关注地下交通线路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但目前由于防水、混凝土浇筑、养护等问题,经常出现裂缝渗漏,这将严重影响地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据新闻媒体报道,截至2002年底,全国共有铁路隧道5711座,总长2833公里,漏水严重的隧道分别有1620座和2.34万座,占总数的28.4%。 截至2002年底,全国共有1700条公路隧道存在渗漏,总长704公里,其中严重渗漏隧道500多条,约占总数的30%。 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地铁漏水已达30%左右。 中铁西南研究院对广州、沈阳等铁路局管辖地区的部分隧道进行了抽样调查:隧道结构渗漏达50.4%,部分区段达94%,严重渗漏约占调查量的1/3。
01渗漏治理现状
地铁渗漏治理的主要方法有化学浆液注浆、速凝水泥堵漏、水泥注浆和水泥-水玻璃注浆。 其中,化学灌浆是处理地铁混凝土结构渗漏的一种简单、快速、有效的方法。水性或油性聚氨酯灌浆材料广泛应用于隧道、地铁、煤矿、大坝、地下室等地下工程,处理裂缝或各种缺陷的渗漏,年用量达3万吨以上。 聚氨酯灌浆材料灌浆工艺简单,遇水发泡,见效快,在治理渗漏水中起主导作用。但在漏水治理实践中逐渐发现,聚氨酯遇水产生的泡沫虽然有很好的暂时堵水效果,但往往持续时间很短,漏水又会重新出现,造成永久防渗效果不佳,往往会浪费大量资源。 水性聚氨酯利用亲水性聚醚在水中发泡膨胀止水,失水后容易收缩脱离混凝土界面形成再渗漏。油基聚氨酯利用疏水聚醚在水中发泡膨胀来止水,但疏水聚醚在湿界面对混凝土的附着力差,惰性溶剂过多也会收缩造成再渗漏。 如国家电力公司大坝安全监察中心管理的五强溪混凝土大坝横缝渗漏,采用了水基和油基聚氨酯灌浆材料进行处理。由于聚氨酯灌浆材料耐久性差,两年后处理过的横缝又滴了一遍,失去了封堵效果。 此外,丙烯酸灌浆材料作为弹性凝胶,也广泛应用于一些渗漏部位。这两种材料与水反应形成吸水凝胶,因此可用于含有水的泄漏部位。但这类材料没有强度,不建议用于混凝土结构的病害部位,可用于预制混凝土构件、预留伸缩缝等部位的渗漏处理。
02地下工程耐久性要求
水也是大多数地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问题的核心因素。不仅物理劣化过程与水有关(如抗冻、冲刷);同时,作为传输侵蚀性离子的介质,水是其化学劣化(侵蚀、碳化、钢筋腐蚀)的根源。 出现裂缝时,供水会直接面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会生锈,产生2 ~ 7倍的体积膨胀,导致混凝土保护层开裂破坏。 同时,溶解在水中的CO2会腐蚀混凝土。如果25%的CaO溶解在混凝土中,混凝土的强度会降低60%,而当33%的CaO溶解时,混凝土会变得松散,失去强度。
因此,漏水的存在将严重威胁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导致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寿命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目前对混凝土结构渗漏的处理重在堵漏,只是解决了水的问题和混凝土建筑的使用和舒适美观问题。然而,由混凝土裂缝和蜂窝引起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整体性和安全性的下降并没有引起业界足够的重视。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越来越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GB/T 50476-2008《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和TB10005-2010《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相继发布,推动从源头控制混凝土耐久性。 地铁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寿命为100年。混凝土建筑施工完成后,因裂缝、蜂窝、施工缝等引起漏水而导致混凝土耐久性恶化。一直没有引起业界的重视。因此,混凝土结构漏水的处理尤为重要。选用的处理措施和材料必须经得起耐久性试验,既能解决漏水问题满足美观舒适的要求,又能修复混凝土裂缝满足耐久性的要求。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