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浆材料是一种建筑材料,主要用于加固和恢复混凝土结构。水泥、石材和添加剂是灌浆材料的主要成分,其密度与水灰比、石材粒度和添加剂量有关。
对于灌浆材料的密度,一般来说,1立方米的灌浆材料净重约为1.7-2.0吨。实际净重在于灌浆材料的配方和生产工艺。
如需精确的密度值,建议对专业人员进行实际测量或咨询。与此同时,还要注意不同用途的灌浆材料密度可能不同,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操作方法
1.基础处理
清理设备基础表面时,不得有碎石、浮浆、灰尘、油污、脱膜剂等杂物。灌浆前24小时,设备基础表面应充分潮湿。灌浆前1小时,应吸收存水。
2.注浆方法明确
根据设备座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灌浆方法,因为CGM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一般情况下,可以使用“自重法灌浆”,将浆体立即从模板口灌入,完全依靠浆体的自重自主流平,填充所有灌浆空间;如果灌浆面积大,结构特别复杂,或者空间很小,距离很远,可以采用“上级漏斗法灌浆”或“压力法灌浆”进行灌浆,以保证浆体能够充分填充每个角落。
3.支模
根据建立的灌浆方法和灌浆施工图架模板,模板定位标高应高于设备底座上表面至少50毫米。模板必须牢固牢固,以防止松动和跑浆。
4.混合灌浆材料
根据产品合格证上介绍的水料比明确加水量,搅拌用水应使用饮用水,水温为5。~40℃为宜,可采用机械或人工搅拌。选用机械搅拌时,搅拌时间一般为1。~2分钟。在使用人工搅拌时,最好先加入2/3的需水量搅拌2分钟,然后再加入剩余的需水量搅拌至对称。
5.注浆
灌浆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浆料必须从一侧灌入,直至另一侧溢出,以便在设备座椅和混凝土基础之间排出气体,使灌浆丰富,不能从四侧同时灌浆。
2).灌浆开始后,一定要连续进行,不能中断,并且要尽量减少灌浆时间。
3).灌浆过程中不宜振捣,必要时用竹板条等带动引流。
4).注浆层厚度每次不得超过100毫米.
5).长型设备及路轨基本灌浆,应按段施工。每段距离应为10m。
6).如果在灌浆过程中发现表面是泌水状态,可以撒一点CGM干料,吸收水分。
当注浆层厚度大于1000mm的机器基础灌浆时,可按总量比1000mm搅拌灌浆料。:1加入0.5mm石,但是需要通过试验来确定其可灌性能是否达到要求。
8).在设备基础灌浆完成后,需要在灌浆层终凝时解决要去除的部分。
9).应避免灌浆层在灌浆施工过程中直至出模前受到震动和碰撞,以免造成未结硬的灌浆层。
模板与设备底座的水平距离应控制在100mm左右,以便于灌浆施工。
11)如果在灌浆过程中出现跑浆情况,应及时处理。
当设备基础灌浆量较大时,应采用机械搅拌法,以保证灌浆施工。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