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延性混凝土采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如水泥、石英沙等。,具有高延性、高耐损性、高耐久性、高韧性(抗压、抗拉)。、裂缝控制水平较好。符合DB62/T3159-2019《高延性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的特点。用于抗震加固工程领域。
性能特点:
1、可以显著提高砌体墙开裂荷载和开裂后的后续承载能力;
2、可以显著提高墙体和砖柱的垂直承载力和抗损伤性;
3、表层可以有效地控制墙面,提高砌体墙体的延展特性,有效地提高墙体的变形特性。
高延性混凝土桥梁危楼旧校区砖混抗震加固
高延性混凝土的抗压性能一般为抗拉强度,可参照ASTMC39[32]和C109[33]规范,采用圆柱体和正方体样品(类似于混凝土和FRC)进行检测。尽管这两个标准都明确表示,采用应力操纵载入速度,便于测量材料的峰值强度,但这些应力操纵载入速度通常会转换成等效应变/偏移载入速度(根据材料的弹性模具进行变换),从而决定双轴受力中的全应力-应变曲线。
抗拉强度因用途而异。用于防火和非结构修复的抗拉强度较低,为1030MPa;很多结构中常用的强度是4070MPa(弹性模具是1820GPa);在抗冲击和抗爆炸等特殊行业中使用的极高强度抗拉强度达到150MPa(弹性模具为50GPa)=到目前为止,zui的高抗拉强度可以达到205MPa,拉伸应变水平超过3%[34]=尽管在4.3.第二节提到拉伸性能有很大的离散性,但有文献报道称,同一批抗拉强度的变异系数小于5%,很少超过10%。
受力荷载中的典型应力-应变曲线如图4.21所示。对于一般强度,应力和应变关系是线性的,从峰值前到曲线的40P%应力。极高应力-应变关联曲线在峰值应力80%之前是线性的,类似于相似强度的VHSC和UHPC的曲线特性。应力-应变曲线在满足类似理想的线性弹性环节后,表现出非线性和非弹性的特征,同时产生几乎平行且间隔较小的垂直间隙。由于中纤维桥的连接效果,这种间隙是稳定的,导致曲线在接近峰值表之前呈现明度。
峰值过后,基材中的径向破裂是由于多个微裂缝的聚集造成的。但峰值后的曲线没有降到0,而是达到了一个剩余的应力值,主要是因为垂直破裂缝根据具有桥梁连接功能的纤维分担了拉应力的结果。如图4.21所示,曲线下降部分的剩余应力似乎是极高强度峰值荷载的一半。未来,随着缩小和偏移的不断增加,垂直缝隙再次扩大,导致纤维桥的连接应力降低,从而导致压应力降低。圆柱形样品不断缩小,截面孔径扩大,但未发生瓦解,如图2所示。
抗压延展性与缩小荷载中混凝土的延展性形成鲜明对比。混凝土抗压应力-应变曲线在峰值前模拟为双曲线[37],峰值后反映为陡峭的线性衰变。ACI318建筑规范假设适合设计目的的混凝土zui大压应变为0.3%o,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没有显示应力-应变曲线的残留部分,混凝土应力达到0.3%后表现为破坏性破坏。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考虑到可能导致承重结构规格的多余提升。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