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的防水施工,采用5厚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干粉型)作为防水层材料。该部位对防水性能要求较高(如长期接触水、需抗渗防漏),且基层为,施工需确保砂浆与基层牢固粘结,形成连续、致密的防水屏障。
二、编制依据
1.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8)
2.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7-2012)
3. 《建筑室内防水工程技术规程》(CECS 196:2006)
4. 产品说明书(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干粉型,如、等,根据实际选用填写)
5. 设计图纸及甲方技术要求
三、材料要求
1. 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干粉型)
定义:以水泥、石英砂为骨料,添加聚合物乳液改性成分(如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丙烯酸酯等)及功能助剂(保水剂、早强剂等)预混而成的干粉材料,现场加水搅拌即用。
核心性能:
抗渗压力≥1.5MPa(满足5厚厚度下的防水要求);
粘结强度≥1.2MPa(与基层牢固结合);
抗压强度≥20MPa(耐踩踏、抗冲击);
干粉密度约1.4-1.6g/cm³,5厚理论用量约7-8kg/m²(实际按施工损耗调整)。
注意事项:需选用正规厂家产品(提供检测报告),开封后需在说明书规定时间内用完(通常4-6小时)。
2. 辅助材料
水:洁净自来水(pH值6-8,严禁使用污水、海水);
界面剂(可选):若基层为光滑混凝土或旧瓷砖,需涂刷界面剂增强粘结(根据基层情况决定)。
四、施工准备
1. 基层处理(关键步骤!成败的基础)
清洁:用扫帚、钢丝刷清除基层表面浮灰、油污、脱模剂、松散混凝土等杂物,阴阳角、管根等部位需用凿子或角磨机修整(见后文细节)。
平整:基层凹陷处用1:2.5水泥砂浆补平(厚度>10mm时需分层施工),凸起部分凿除;基层空鼓、开裂区域需剔除后重新修补。
干燥度:基层含水率≤8%(简易判断:用手触摸无明水,但无粉末飞扬)。若基层过于干燥(如新浇混凝土),需提前24小时洒水湿润(无积水)。
特殊部位处理:
阴阳角:做成半径≥50mm的圆弧角(或5×5mm小圆角),避免应力集中导致开裂;
管根、地漏:周边剔宽×深≥10×10mm的凹槽,嵌填密封膏(如聚氨酯密封胶),再用水泥砂浆抹成45°斜坡;
穿墙管/设备基础:周边预留20mm宽柔性密封层(后续与防水砂浆搭接)。
2. 材料准备
干粉砂浆按施工面积估算用量(5厚×面积×损耗系数1.1-1.2),提前搬运至作业面附近,避免二次搬运扬尘。
搅拌用水提前备好(水温5-35℃,冬季禁用冰水)。
3. 工具准备
机械:电动搅拌器(转速≥300rpm)、抹光机(可选,用于大面积压光);
手工工具:抹子(铁抹子、木抹子)、刮板、靠尺、喷壶、扫帚、钢丝刷等。
五、施工工艺流程
步骤1:基层处理(重点!)
按上述要求清理、修补、湿润基层,确保无松动、无明水、无油污,阴阳角/管根等薄弱部位已修整完毕。
步骤2:材料搅拌
配比:严格按产品说明书(通常为干粉:水=1:0.20-0.22,即每袋25kg干粉加水5-5.5kg,最终稠度以“手抓成团、落地即散”为宜)。
操作:
1. 将干粉倒入搅拌桶(容量≥50L),先加入2/3水量,低速搅拌3分钟至无干粉团;
2. 停机,手动翻拌桶底未混合材料,再加入剩余水,高速搅拌2-3分钟至均匀膏状(无颗粒、无沉淀);
3. 静置3-5分钟(让聚合物充分熟化),使用时再次搅拌1分钟(禁止额外加水!)。
步骤3:分层涂抹(5厚分2-3层控制)
原则:单层厚度≤2mm(避免一次过厚导致开裂、空鼓),总厚度通过2-3层叠加达到5mm(推荐:底层1-1.5mm+中层2-2.5mm+面层1-1.5mm)。
操作:
1. 第一层(打底):用铁抹子将砂浆均匀涂抹在基层上,厚度1-1.5mm,用木抹子搓平(无需压光),初凝前(约30-40分钟,以指触不粘手为准)完成下一层施工;
2. 第二层(主体):待第一层初凝后(表面微干、无明水),涂抹第二层,厚度2-2.5mm,用铁抹子压实并初步收光,重点加强阴阳角、管根等部位的厚度(可用抹子局部加厚);
3. 第三层(面层,可选):若总厚度不足或需更高平整度,涂抹第三层1-1.5mm,用铁抹子压光至表面密实、无抹痕(终凝前完成)。
步骤4:养护(关键!决定最终性能)
时间:施工完成后24小时内严禁踩踏或淋水,终凝后(约6-8小时)开始养护。
方法:
标准养护:用喷雾器喷洒清水(保持表面湿润,无积水),每天2-3次,养护3-5天(冬季延长至7天);
覆盖养护:高温或大风天气,用草帘/塑料薄膜覆盖,减少水分蒸发(禁止直接暴晒或冻结);
注意事项:养护期间若表面出现细微裂纹(非结构性),可薄涂一层聚合物砂浆修补。
步骤5:验收与后续施工
验收标准:
厚度:用测厚仪或钻孔取芯检测,平均厚度≥5mm,最小厚度≥4mm;
表观:无空鼓、开裂、起砂,阴阳角/管根无渗漏隐患;
粘结性:用小锤轻击,无空鼓声(空鼓面积≤0.04㎡且每100㎡≤2处可接受)。
后续施工:养护完成后,方可进行面层装饰(如贴砖、涂料等),若贴砖需用专用瓷砖胶(禁止直接用水泥砂浆粘贴,避免空鼓)。
六、注意事项
1. 施工环境:
温度:5-35℃(低于5℃需采取保温措施,高于35℃需遮阳并缩短搅拌后使用时间);
雨天/雪天禁止施工(基层或砂浆层遇水影响粘结)。
2. 厚度控制:5厚需通过多次薄涂实现,禁止一次性涂抹过厚(否则易开裂、空鼓)。
3. 基层关键点:阴阳角、管根等薄弱部位必须修整到位(圆弧角、密封槽),否则易成为渗漏点。
4. 搅拌要求:必须用机械搅拌(手工搅拌不均匀),禁止加水过量(否则降低强度和防水性)。
5. 个人经验:根据我们多个项目的实践,基层处理占施工成功率的60%——若基层有浮灰或油污未清理干净,100%会出现空鼓;另外,养护是防水性能的“保险”,养护不足的砂浆层即使厚度达标,后期也容易因碳化、收缩导致渗漏。
七、质量保证措施
1. 材料进场需验收(核对、型号、检测报告),留存样品备查;
2. 每道工序完成后自检(厚度、平整度、粘结性),合格后报监理验收;
3. 施工记录完整(包括基层处理、配比、养护时间等),存档备查。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