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客服电话158-3832-6188

常见问题
您的位置: 主页 > 建筑材料行业资讯 > 常见问题

氟碳面漆涂刷工艺

发布日期:2025-11-14 11:19浏览次数:
氟碳面漆涂刷工艺

氟碳面漆涂刷工艺是钢构造、混凝土、铝合金等基底材料表面防腐与装饰的关键环节,尤其适用于风电塔筒、桥梁、建筑幕墙等长期暴露于户外环境的工程。氟碳面漆凭借优异的耐候性(耐紫外线老化20年以上)、耐腐蚀性(耐酸雨、盐雾)、保光保色性及装饰性,成为高端防护涂层的核心材料。其详细涂刷工艺流程及技术要点:

一、适用基底材料与涂装目的

常规基底材料:钢构造(如风电塔筒、桥梁钢构)、混凝土(如建筑外墙)、铝合金(如幕墙型材)、不锈钢等。

主要功能:作为涂层体系的最外层保护层,耐候、防腐、装饰(高光泽/哑光)效果,延长基底材料使用年限(通常20~30年)。

注:氟碳面漆需配套底漆(如环氧富锌底漆、环氧云铁中间漆)使用,形成“底漆-中间漆-面漆”的复合涂层体系,以提升整体防护性能

二、施工前准备

1。 基底材料处理(关键环节!)

基底材料表面状态直接影响涂层附着力和耐久性,需严格处理:

钢构造:

除锈蚀等级:达到Sa2。5级(近白级,ISO 8501-1标准)或St3级(手工除锈蚀最高级),表面无可见油脂、氧化皮、锈斑、焊渣等;

毛糙度:喷砂后表面毛糙程度(Ra)控制在40~70μm(通过调整喷砂磨料粒径控制),以增强涂层机械咬合力;

清扫度:除锈蚀后需用干爽洁净的压缩空气吹净表面粉尘,并在4小时内完成底漆涂刷(避免返锈)。

混凝土:

基层需干爽(含水率≤8%)、无空鼓、无油垢,表面需用抛丸机或研磨机处理至细密毛糙面(无表浆、无松散层);

若基层有裂缝,需先用环氧砂浆修补平整。

铝合金/不锈钢:

需用溶剂(如丙酮)擦拭清除油脂,再通过轻喷砂或化学转化膜(如铬酸盐处理)提升附着力。

2。 环境状况控制

温度:作业环境温度宜为5~35℃(最佳10~25℃),避免低温(<5℃)导致涂料凝固慢,或高温(>35℃)引起流挂、干喷;

湿度:相对湿度≤85%(混凝土基底材料需≤80%),避免高湿导致涂层起泡或附着力差;

其他:避免在雨、雪、雾、强风(>5级)环境下施工,基底材料表面温度需高于露点温度3℃以上(防止结露)。

3。 材料准备

氟碳面漆:选择正规厂家产品(如PVDF型或FEVE型,FEVE型耐候性更优),检查生产日期(保质期通常6~12个月),避免使用过期或分层涂料;

配套稀释剂:专用氟碳稀释剂(不可混用其他类型稀释剂),稀释比例一般为5%~10%(体积比)(根据施工方法调整);

工具:高压无气喷涂机(主推)、空气喷枪(小面积修补)、滚筒(仅限平整基底材料且要求低时)、毛刷(边角修补);

辅助工具:砂纸(研磨用)、除尘布、温湿度计、测厚仪等。

三、涂刷工艺流程

1。 底漆与中间漆涂刷(前置环节)

氟碳面漆通常不直接涂刷在裸基底材料上,需先涂刷配套底漆(如环氧富锌底漆,阴极保护)和中间漆(如环氧云铁中间漆,增加涂层厚度与屏蔽性)。

底漆:干膜厚度(DFT)通常为50~80μm,实干后(25℃下约24小时)再涂中间漆;

中间漆:干膜厚度80~150μm,实干后(24~48小时)进行面漆施工。

注:若基底材料已预涂底漆/中间漆且状态优异(无脱落、无粉化),可直接涂面漆;否则需研磨至St3级后重新涂刷。

2。 氟碳面漆涂刷(核心环节)

(1)施工方法选择

高压无气喷涂(推荐):绩效高、涂层匀称,适用于大面积施工(如风电塔筒、桥梁),漆雾飞溅少,可控制膜厚;

空气喷涂:适合小面积或边角修补,但漆雾大,需做好防护;

滚涂/刷涂:仅用于局部修补或对装饰性要求不高的平整表面(膜厚匀称性较差)。

(2)稀释与过滤

按产品使用说明书加入5%~10%稀释剂(调整粘度至涂-4杯18~25秒,或根据喷涂设备要求);

使用80~120目滤网过滤涂料,清除杂质(防止喷涂堵塞喷嘴)。

(3)喷涂参数控制

喷枪压力:无气喷涂通常为15~20MPa(具体按设备规格型号调整);

喷嘴口径:0。43~0。53mm(中厚膜适用);

喷涂距离:保持30~40cm(过近易流挂,过远漆雾分摊导致膜厚不足);

走枪速度:匀称移动,避免停顿(重叠区域约1/3枪幅,确保涂层连续)。

(4)涂刷遍数与膜厚

常规要求:氟碳面漆干膜厚度(DFT)为30~50μm(总涂层体系干膜厚度通常≥200μm,含底漆+中间漆+面漆);

遍数:通常涂刷2道(每道15~25μm),两道间隔时间为12~24小时(25℃,具体以涂料表干时间为准);

特殊要求:高腐蚀环境(如沿海风电)可增至3道,总膜厚达50~70μm。

注:每道涂刷前需检查前一道是否完全实干(用手指轻触无粘手,或用溶剂擦拭不溶解),避免咬底或起皱。

3。 施工后处理

清扫:及时用稀释剂清洗喷枪、滚筒等工具,避免涂料凝固后堵塞;

缺陷修补:对流挂、漏涂、针孔等缺陷,用砂纸研磨后局部补涂;

涂层养护:施工完成后,涂层需在7天以上(25℃)完全凝固,期间避免碰撞、水淋或化学污染。

四、质量控制与验收标准

1。 经过控制

环境监控:实时记录施工时的温度、湿度、基底材料温度,确保符合要求;

涂层外观:表面应平整、光滑,无流挂、橘皮、漏涂、针孔、气团等缺陷(允许轻微研磨痕迹);

膜厚检测:用磁性测厚仪(钢构造)或超声波测厚仪(混凝土)检测,每5㎡测一点,确保单道膜厚达标,总膜厚符合设计要求(如风电塔筒通常要求面漆单道20~30μm,总膜厚≥50μm)。

2。 最终验收

外观:颜色匀称一致(与色卡偏差≤ΔE≤2,高级别要求≤ΔE≤1),光泽度符合设计(如高光≥80%,哑光≤30%);

附着力:划格法(1mm×1mm方格)测试,胶带剥离后无脱落(≥0级);

耐冲击性:50cm·kg冲击试验后无裂纹、剥落;

耐盐雾性(加速测试):中性盐雾试验500~1000小时(根据标准)无起泡、生锈。

五、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

问题现象 可能原因 解决方案

流挂 喷涂过厚/粘度过低/环境温度低 控制单道膜厚≤25μm,调整稀释剂比例(≤10%),升高环境温度至5℃以上

橘皮 涂料粘度过高/喷涂压力低 降低粘度(适当增加稀释剂),提高喷涂压力(15~20MPa),调整喷嘴口径

露底/遮盖力差 涂料遮盖力不足/涂刷遍数少 选择高遮盖力氟碳面漆,增加涂刷遍数(或提高单道膜厚)

附着力差 基底材料处理不合格/前道涂层未实干 重新研磨基底材料至Sa2。5级,确保前道涂层完全实干后再涂面漆

发花/色差 涂料拌和不均/喷涂不匀称 施工前充分搅拌涂料(5~10分钟),控制喷涂速度和重叠率,使用同一批次涂料

六、注意事项

1。 防护:作业人员需佩戴防毒面具(有机溶剂挥发)、护目镜、手套,作业区保持通风;

2。 涂料储存:氟碳面漆需密封存放于阴凉干爽处(5~35℃),避免阳光直射和冻结;

3。 配套性:必须使用同一厂家的底漆、中间漆、面漆(避免不同涂料反应导致分层);

4。 风电特殊要求:风电塔筒等高空作业,需采用无气喷涂设备(减少人工操作风险),并做好防坠落措施。


总结:以上这篇文章就是氟碳面漆涂刷工艺的讲解,如果还想了解更多关于这个产品,欢迎关注联系本公司
  • 联系方式
  • 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联系人:杨经理
  • 24小时服务热线:15838326188
  • 标签:
    扫一扫,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邮 箱:15838326188@139.com

    手 机:158-3832-6188

    热 线:158-3832-6188

    地 址:上海市-金山区-卫昌路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在线客服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158-3832-6188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