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氧灌浆料包括A(引等)、B(固化剂等)、C(填料骨料等)三组分,也可根据具体使用情况调整配方,改进工艺,以满足不同要求或突出某部分性能。常规使用时,将各组分完全混合后即可进行灌浆操作。
一、环氧灌浆料产品性能指标
产品物理性能指标范围(A+B):C≈1:4(符合ASTM标准) |
物理性能 |
标准 |
1天 |
3天 |
7天 |
最终 |
抗压强度 |
GB/T17671-1999 |
﹥50MPa |
﹥65MPa |
﹥95MPa |
﹥100MPa |
抗折强度 |
GB/T17671-1999 |
﹥10MPa |
﹥15MPa |
﹥20MPa |
﹥25MPa |
抗拔强度 |
GB/T50081-2002 |
﹥8MPa |
﹥12MPa |
﹥15MPa |
﹥17MPa |
受压弹膜 |
GB/T50081-2002 |
/ |
/ |
﹥18000MPa |
﹥18500MPa |
线性收缩率 |
HG/T2625-94 |
/ |
/ |
﹤0.012% |
﹤0.012% |
放热峰值 |
HG/T2625-94 |
﹤42℃ |
|
|
|
受压蠕变 |
GBJ82-85 |
<1.0*10-3mm/mm(180天) |
热膨胀系数 |
GBJ119-88 |
﹤40*10-6mm/mm/℃(成型28天,0-60℃范围测试) |
注:
1、预热、成型及养护在23±2℃、相对湿度50±5%实验条件下进行,其它条件按照相应标准执行。
2、最终数据在23±2℃成型及养护7天后,再在60℃下加速养护6小时后测得。
二、环氧灌浆料施工要求
1.表面预处理 接触环氧树脂灌浆料的混凝土表面,须凿除其表层浮浆并露出坚实基层,保证灌浆面清洁、干燥、无油脂。混凝土接合面外边缘磨出25mm厚倒角边,以增大边缘处灌浆料与基础粘合面积,需粘合的金属表面还应无锈蚀(达到SSPC、SP6的光洁度要求)。
2.施工温度 环境温度包括混凝土基础及空气温度,为获得可慧的工作状态,灌浆前必须将材料在15-25°C环境下放置24小时,施工时及随后24小时内环境温度控制15-32°C,20°C最为适宜。夏季施 工避免中午高温,必要时应搭建遮阳棚;冬季气温较低时,应在灌浆区域搭 建暖棚升温,保证施工环境温度大于15°C,施工宜选择中午。
3.混合 用手提式搅拌器(200-250rpm)充分混合A(树脂)、B(硬化剂)约3分钟;2、在低速大功率搅拌机(15-20rpm)中加入C(填料)使与之A、B混合物混合,充分搅拌至骨科全部浸润即完成,约需5-10分钟;在气温较低时为了保证混合物的流淌性,可以适当减少C(填料)的用量。
4. 环氧灌浆料灌浆应从一侧灌向另一侧;灌浆过程中可挤压但勿震捣,以避免夹杂空气滞留其中;灌浆距离大于1.5m时,应使用高位灌浆漏斗法,利用重力压差原理辅助灌浆。灌浆工作必须连续尽快完成。单次灌浆层厚度控制在25mm至35mm间;单次螺栓孔灌浆深度小于1500mm;灌浆体积超过1.8m×1.8m×150mm时需用泡沫板于基础面粘置伸缩缝预留条,灌浆终凝后将其表面部分抠除,再采用环氧密封肢封闭制作永久性伸缩缝。
5. 检查密实: 灌浆结束后,用铁锤敲击设备基板:如发出叮叮声则表明灌浆层密实,如发出咚咚声则表明灌浆层空鼓。
6.表面收光及拆模: 灌浆后及在环氧灌浆料初凝前,为达到美观效果,可将暴露的表面用灰刀收光;终凝后,即可拆模。 以上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实验相关性能。有任何问题请直接联系我公司技术人员解决。